主页 美容护肤 瘦身美体 服饰服装 女性健康
当前位置 主页 > 服饰潮流 >

服饰叉衣服飞毛巾

时间:2012-02-12 13:19来源:未知 作者:8858 点击:

  乌经一还留着当年叉衣服用的叉子,铸铁的头和杆子据说都有百把年历史了。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戴震东

  服饰王浩说,他自己平时也会研究服务,研究海底捞的一些东西。但他认为现在的服务很多时候就是一句“欢迎光临”,面上功夫,不像过去混堂里的服务是实打实的。

  服饰叉衣服,飞毛巾,11点不到,王浩在办公室里点着烟和记者讲老浴池的故事,此时,浴室的服务员乌经一已经忙活了一上午了。

  

  从学徒到现在,乌经一已经在丽水浴池做了30年,中间有10年跑去开出租,现在年纪大了,还是回来拾起这份每月薪水2000元出头的老活计。

  30年前,乌经一是通过一门门严格的技术考试才进国营浴室工作的。不过,当年他学到的技术今天在丽水浴室里几乎一件都用不上了。但只要一提起这些,扶着拖把的乌经一眼睛就马上发亮了。浴室里的那些活计在乌经一看来绝对比得上今天电视里上演的“达人秀”。

  叉衣服

  过去进浴池洗澡,休息区没有柜子,为了防东西被偷,所以客人脱下衣服后,服务员要用一把长柄兀叉把衣服一股脑儿叉到3米多高房顶的木勾梢上。“叉衣服”要求稳准快,腰上使劲,一叉就上,否则客人的衣服就散了掉了,那必定要“翻毛腔”的。高水平的“叉衣服”是所有的衣服上去下来纹丝不乱。

  挤毛巾

  过去浴池里没有毛巾的消毒设备,热毛巾都是通过一个煮着开水的锅子来加温消毒的,毛巾师傅两手捏着毛巾各一头,然后点水一样在开水锅里滚一滚,马上拿起来挤干,还要保证毛巾的两头正好要被热水浸到。一般一次十条毛巾,高水平的师傅一次最多可以十二条。

  擦身

  有的客人要服务员擦身,擦身要求服务员一只手,一块毛巾,像抹台布一样从上到下一扫而过。

  大脸子

  客人从汤池里出来回到休息室,躺下之后要盖毛巾,服务员有一项本事就是要一气呵成把一条大毛巾盖到客人的身上,从身上到脚,不能褶皱,要平整划一。

  飞毛巾

  热毛巾挤干之后不是客人随取,而是服务员把一块块热得烫手的毛巾“飞”到客人手里,别看大厅横跨十米有余,但服务员的手劲眼力都要保证毛巾飞准,而且通常一飞就是5条。

  王浩补充说,以前混堂里还有一类老法师,就是俗称的“扬州三把刀”之一的修脚刀,还有敲背、擦背的师傅,但现在的年轻师傅和过去的老法师已经不能比了。王浩说,过去扦脚师傅把扦脚用的工具包一打开,看里头的东西怎么摆放就能看出师傅的水平。不过,相比今天的服务概念,老法师的服务腔调不太好,不温柔,脸也是板着的,凶巴巴的,但手法好得不得了。

  王浩说,除了这些专有技术消失了,澡堂里还有一种特殊的文化也已经没有了。过去浴室行是有特别的切口行话的,马路上听不到,外人听不懂。

  一边说着,一边王浩站了起来,开始煞有介事地向记者演了起来。

  “比如有两个年轻人来了,我们不是说年纪轻的两个,而是说两个小样子来了(苏北口音,拟音,以下切口皆是),门口售筹子的叫包口,包口这么一喊,意思是看看里面有没有位子。如果是年纪大的就叫老万,如果难缠的脑子拎不清的就叫凯旺。里头的人能听得懂,一般会照顾年轻的先进去,因为好伺候一些。外头的客人又不知道怎么回事。要是老板来了呢,就喊有小牌,小牌就是小费的意思,老板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要好好伺候的。老板都是一路喊过去的,最后大家都是有小费的。”

  王浩说,他自己平时也会研究服务,研究海底捞的一些东西。但他认为现在的服务很多时候就是一句“欢迎光临”,面上功夫,不像过去混堂里的服务是实打实的。

  

  乌经一还留着当年叉衣服用的叉子,铸铁的头和杆子据说都有百把年历史了。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戴震东王浩说,他自己平时也会研究服务,研究海底捞的一些东西。但他认为现在的服务很多时候就是一句“欢迎光临”,面上功夫,不像过去混堂里的服务是实打实的。11点不到,王浩在办公室里点着烟和记者讲老浴池的故事,此时,浴室的服务员乌经一已经忙活了一上午了。从学徒到现在,乌经一已经在丽水浴池做了30年,......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2008-201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