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本是柔弱、善良和美丽可爱的形象,但在当前社会复杂的环境影响下,因各种原因发生的犯罪呈明显上升态势。据山东省无棣县检察院统计,该院近年来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女性犯罪案件涉案嫌疑人分别是2008年6人、2009年9人、2010年11人。 女性犯罪引社会关注 情感性犯罪占70%!女性情感,情感性犯罪占70% 狭隘思想的驱动。许多女性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较狭隘,在自己权利受侵犯时不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都可能促使女性犯罪的发生。如被告人冯某,小学文化,心理偏执,脾气暴躁,报复心强。该犯在生活中时常遭到丈夫殴打,却不知用法律救济的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采用放火焚烧家中物品的极端手段以泄私愤,终因放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报复心理的驱动。从犯罪形成而言,女性犯罪大多具有恶逆变倾向,即先是受害人,后转为加害人。特别是性犯罪的受害女性,她们往往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甚至非难,由于女性自身感情脆弱,自卑心理以及社会上不良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使得这些女性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与犯罪分子作斗争。她们有的自暴自弃,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有的则是自己复仇,疯狂报复男性。如2008年,无棣县某村妇女赵某因与丈夫感情不和,其经常遭受丈夫的打骂,不敢报案,并因顾及面子不愿跟他人提起,含泪含恨默默忍受了数年。一天夜间,在又一次遭受丈夫的打骂后,她多年积累的怨恨终于暴发了,用棍惨忍地将睡梦中的丈夫打死。 婚外恋情的驱动。女性比男性感情丰富、细腻,这是因为女性的神经系统更具兴奋性,对任何刺激反应都比较敏感。由于女性对感情过于看重,当遇到婚外恋等情感问题无法解脱时,往往走向极端。如2009年,无棣县某村妇女李某因与他人通奸被丈夫知道后,夫妻之间出现矛盾,与情夫关系也逐渐恶化由爱生恨,李某遂从家庭的角度考虑,和丈夫预谋多日,由李某以欲与情夫发生性关系为名,将情夫骗至偏僻地点杀害。 情感错位的驱动。有一些女性情感错位,为了满足其情人、恋人、家人的物质需求,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如无棣县某单位干部张某,与男友两情依依,十分恩爱,为了早日买上房子与心上人结婚,不惜以身试法,伙同他人贪污公款17余万元。 犯罪动机让人忧 心理上的依附性是女性走上犯罪道路的因素之一。依附心理是女性固有的心理,女性生来性格内向,性情温和,体力和女性情感认识能力又不如男性,在社会上适应性较差,并易于受周围人的暗示,服从于权威,缺乏主见和掌握自我命运的能力。强烈的依附心理,势必会造成女性在社会人际关系和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不利的状态,加上进入社会后,社会经验不丰富,是非判断能力差,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还不能由现象上升到本质,因而女性很容易依附上道德品行不端的人,进而很容易毁掉前途,毁掉一生。 生理因素的特殊时期是女性走上犯罪道路另一诱因。经调查发现,当女人处于月经期、怀孕期、产期、哺乳期和绝经期时,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大脑皮层控制失调,心烦易怒,情绪失控。这时候的女人心里会有一股无名火,遇到不良刺激很容易诱发犯罪。很多女性杀人犯,她们的犯罪都是在非常时期。 丰富的情感和不稳定的情绪也会引起犯罪。女性的高级神经兴奋程度较强,抑制较弱,因而女性的情感非常丰富、心软,遇到事情很容易动感情。但女性的情感复杂多变,情绪变化迅速,波动幅度大,很小的事情常常会引起轩然大波,另外,女性的意志力通常也受情绪的影响,有了好的情绪,则意志坚定,不甘落后,一旦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意志也就不强,从而工作学习无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悲观心理,从而报复他人,报复社会,引起犯罪。 虚荣、妒嫉心理的影响。一般而言,女性虚荣心比男性突出,为了显示自己,被别人注意,女性往往产生物质欲望。但当自己不能用合理的方式来解决自己对物质的欲望时,一些女性往往就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例如盗窃、诈骗、贪污等。另一方面,当女性的虚荣心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偏偏又碰到了一些在各方面条件都比自己好的人,从而导致自己的虚荣心受挫,产生嫉妒心理,进而诋毁别人,甚至产生仇恨,寻找机会报复,从而引起女性犯罪。 预防对策 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女性犯罪的防控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越多公民参与,越有利于社会控制力量的增强,社会救助的增加。一方面对于女性受害人及时救助,防止恶逆变,有利于将犯罪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方面对女性罪犯恰当的帮扶,可以帮助其重返社会。 加强对女性的社会文化引导。女性的最大心理特征就是追求时尚,但对于什么才是高尚的追求必须要一个清醒而明确的认识,要提倡高尚的精神追求,抛弃一些粗俗和低级的娱乐方式,净化社会文化,倡导主流文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化,塑造健康的人格,促进人的正常社会化,抑制邪恶的犯罪欲念的萌发。 切实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对侵害妇女权益行为进行及时查处,严厉打击,切实维护和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女性犯罪的打击,以警醒其他女性,这本身就是对大多数女性合法权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保护。 提高女性法律素养。女性自身要知法、懂法、守法,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逐步养成守法意识,并懂得依靠法律来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打击家庭暴力。女性犯罪中家庭暴力犯罪占很大比例,对于家庭暴力要加大打击力度。要制定遏制家庭暴力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施暴者责任,对触犯法律的要坚决绳之以法。要建立健全解决处理家庭暴力的有关机构,为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提供伤情鉴定、生活帮助、心理疏导、法律咨询、技能培训、提起诉讼等系列服务,提高女性自我保护的意识。(通讯员林学华刘文涛记者卢金增) 作者:林学华刘文涛卢金增 (本文来源:正义网) |